乐文小说网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全文免费阅读 > 第1087章 陛下驾到

第1087章 陛下驾到


李世民又来宋国公府看小兕子,这次还特意带上了李承乾李泰李治三兄弟,“昨日朕与叔宝、知节北苑射猎,中午吃的槐陶,可他们却都说那天在你家吃的最好吃,

    今日朕带着太子兄弟三人来,也一定要尝尝你家的槐陶。”皇帝陪着晋阳到武家后面的龙门观转了一圈,笑着说起这事。

    “臣也是那日方知,原来以前家姐做的槐陶特别好吃,只因她的冷陶除了放高槐嫩叶捣的汁和面,还会加入点甘菊汁,那才是画龙点睛之笔。”

    “朕也在马周家吃过几次饭,燕国夫人的厨艺确实了得,那今日得再请她来做这个加甘菊汁的槐叶冷陶。”

    怀玉便让人去燕国公府请大姐过来,

    两家同住一坊,相隔倒不远,

    皇帝特意要求,今天也跟那天秦琼他们来一样,就吃槐叶冷陶、槐花窝头和水盆羊肉。

    “青雀和雉奴,你们去陪妹妹玩会投壶,”李世民把魏王晋王打发,

    留下了太子承乾,还有武怀玉和刚随妻子过来的马周。

    皇帝最近有些上火,武怀玉便特意煮了壶甘菊茶。

    “怀玉你拟的那个计划朕看过了,也交给诸位宰相们看过了,王珪反对意见很大,给朕上了一道奏章,洋洋洒洒万言。

    他说今天有人为其主牧牛羊,不告其主而以一牛易五羊,一牛之失则隐而不言,五羊之获而指为劳绩。

    他说你现在拟的这个计划,是坏常平而言青苗之功,亏商税而取均输之利,就是那个一牛易五羊的故事。”

    说着,皇帝把王珪那奏疏掏出递给怀玉看。

    武怀玉细细翻阅,

    王珪文笔很好,

    就开头那个给主人放牧牛羊,私以一牛易五羊的故事就挺吸引眼球的。

    他还说昔汉武之世,财力匮竭,用贾人桑羊之说,买贱卖贵,谓之均输,于时商贾不行,盗贼滋生,几至于乱。

    武怀玉要罢捉钱令史,停公廨钱放贷,有识之士都说好,王珪当然也不反对这点。

    他上书反对的是武怀玉要扩大官营钱庄,扩大常平仓本,把青苗贷、工商贷进一步推广。

    他反对的最大理由是觉得这仍是公廨钱放贷,换汤不换药,而且如今规模更大,危害也就更大。

    虽云不许抑配,而数世之后,暴君污吏,陛下能保之与?

    异日天下恨之,国史记之,曰自陛下始,岂不惜哉?

    不许抑与,必是空文,武怀玉此法,也必会害人。

    “陛下,王相公的担忧,臣也能理解,但难道就能因噎废食?臣拟的这个官营钱庄借贷,也是深思熟虑,考虑到各方实际需求才制订的。”

    民间借贷自古以来就有,

    甚至魏晋以来,寺院经济一度空前繁荣,他们不仅占据无数田地,拥有许多奴仆,甚至也大量从事放贷典当的业务,有很长一段时间,那些大寺庙不仅拿自己庄园所产剩余粮食来借贷,

    还把信众捐的香火钱,寺庙经营田庄碾坊油坊等赚的钱拿来放贷,

    甚至还会吸纳一些富户豪强地主的钱,拿来放贷。

    有的百姓把钱放到他们那,甚至还要收笔保管费,而一些合作关系的商人等把钱放他们那,则是可以拿到一些利钱的。

    当然,寺庙把这些钱拿出去借贷,赚取利息差,而且利差很大。

    为何大唐开国之初要搞公廨钱放贷,

    这其实也不是大唐首创,是北朝以来断断续续一直有的,

    公廨钱倍利,也是随大流的,并不是一味压迫百姓。

    民间借贷需求大,

    不可能说禁止,

    武怀玉觉得也禁止不了,

    朝廷虽然能抑汰佛道,整肃非法,甚至是打击寺院经济,不许他们再占田兼地,不许他们再经营产业,更不许他们放贷典当,

    但没了那些肥头大耳的和尚放贷,这民间放贷的并没少,上到皇家、贵族,再到士族豪强,就是乡间地主商人,有钱也一样会放贷,

    普遍利息还高。

    对许多老百姓来说,借钱是迫不得已的事,高昂的利息,甚至可以说是饮鸩止渴,但有什么办法呢?

    朝廷既然不能简单的禁止,那就想办法改善一下。

    比如说朝廷也介入这个行业,但不能跟以前放公廨钱贷款一样随大流的搞高利贷,更不能强制抑配,

    得把利息降低一些,甚至常平仓以借粮食布匹实物为主。

    百姓有借贷的大量迫切需求,又有受高利贷压迫之苦,

    那朝廷切入其中,有何不可?

    既利于百姓,也能安稳江山,更别说还能赚钱。

    就以三大钱庄拟的一千五百万本钱来说,哪怕按最低年息二十来算,一年如果好的情况下,那就有三百万贯的利。

    而以朝廷三大官营钱庄利息这么低的情况,肯定不用担心这钱放不出去。

    王珪说的那些,是有些道理。

    说肯定会有人为了利息,违背朝廷初衷,比如下面的人直接把本钱强行摊派,甚至是为了本金安全,

    可能真正需要贷款的贫穷急困之人,却借贷不到。而不需要的人,却被摊派。

    甚至被某些有权势之人,钻空子,把朝廷的本钱借去,然后转头再去放高利贷,空手套白狼等等。

    这些情况,武怀玉不敢说不会发生。

    但你不能因此就说这事不能做了。

    任何政策不可能说一来就两全齐美,非常完善,但初衷是好的,就可以不断完善。

    “太子先前还跟臣说,有人臣这样弄,是要朝廷与民争利,臣还跟太子解释了许久。真正反对的人,那些急着攻击的人,肯定不是一心为民的人,而只会是那些放高利贷受影响的人,”

    李世民听了这话,微微点头。

    王珪说的固然有些道理,但难道因为有官员贪污,朝廷就不派官吏治理天下?

    公廨钱放贷,捉钱令史这些是已经摆在明面上的一些弊政,急需改变。

    武怀玉拟的这朝廷官营钱庄借贷,明明就是善法,是利国利民的,至于说那些放高利贷的受影响,这对朝廷来说,需要考虑顾忌吗?

    “怀玉你也曾是捉钱令史起家,你对捉钱令史捉公廨钱放贷,应当是最了解其中利弊的,

    朕还是比较赞同伱这次的计划的,不过朝中反对的声音也较多。

    魏征也很反对,他主要是不支持朝廷拿出一千五百万贯来做官营钱庄的经营本钱放贷。”

    大唐如今京师和地方,各衙的公廨钱,明里暗里加起来可能也就百来万贯,实际上肯定不止,但谁会全交出来。

    就是这一百来万,要从京师七十余衙,还有天下三百余州一千五百余户还有六百余折冲府,以及那些边镇守捉等收上来,其实也很难。

    谁也不会把自己嘴里的肉吐出来。

    而朝廷从国库里划拨一千五百万贯出来做官营钱庄本钱,另外常平仓还要将一大笔粮食绢布来为本钱经营,

    现在持质疑态度的人很多,魏征是其中代表,

    他坚决反对朝廷拿这么多钱来放贷,

    他觉得民间虽有借贷之事,但朝廷不应当掺与其中,既不该置捉钱令史放贷公廨钱,也不该搞官营钱庄放贷,还搞这么大规模,认为这容易出现大问题。

    甚至极易滋生腐败等。

    大唐这些年发展的还不错,

    但毕竟时间还短,还没完全从隋末战乱中恢复过来,如今的人口也远不及隋朝大业全盛时期的人口数量和钱粮储备等。

    刚刚还遭受了大灾。

    “朕可能没法给你那么多本钱,”

    李世民为九五至尊,可也不是能够随心所欲的,他更得考虑全面,不能给人一意孤行的昏君感觉。

    所以就算他心里支持武怀玉,但有些事情,还得武怀玉去做。

    “陛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怀玉笑道。

    李世民看他样子,就知道他肯定还有办法,甚至从一开始就没真正想从朝廷这里拿一千五百万贯钱做本钱。

    “你肯定早有准备,跟朕说说。”李世民抿着甘菊茶道。

    武怀玉确实早有准备,虽然他觉得朝廷办官营钱庄,那是包赚不赔的买卖,真正的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既能帮扶救济百姓,还能扶持工商发展,促进商业繁荣,

    可是他也早做好了准备,一开始会有很多阻碍,想让朝廷从国库里掏出真金白银,还是上千万贯,肯定不太现实,会很难。

    所以武怀玉早有甲乙丙丁几套方案。

    “如果朝廷不能拨款做本钱,那要做这事,就得先解决本钱。

    臣有几个办法,一是朝廷可以借钱,发行特定的国债,向民间借来一笔钱充做启动的本钱,国债分期偿还,可以定的时间长点,利息肯定不会太高。

    这样朝廷用发国债筹来的钱,充做官营钱庄本钱,拿去放贷收息,每年偿还国债那部份后,应当还是能有些富余。”

    这个发债做本的办法,不是特别好,但也能解决问题,这些年朝廷也陆续发行过不少债,都是有特别原因,比如战争等原因发行,官吏军民认购,有利息。

    对百姓来说,只要不是强制抑配摊派,其实也是不错的,毕竟大唐现在信用还可以,这国债利息也是收益。

    武怀玉这手,其实就是空手套白狼,发债借官民的钱,拿来做钱庄本钱,再去借给别人,中间还能赚点利息差。

    这样做比直接拿国库的钱做本,就是增加了一笔本金的利钱。

    李世民听了苦笑,

    “说说下一个办法。”

    “丙字方案,则是官私合营,吸引一些私人本钱,比如说皇家宗室外戚,或是功勋大臣,又或是地方士族名门,

    他们也是如今民间放贷的重要部份,把官营钱庄拿出一些份子,做价卖给他们,这卖的钱就可以做借贷本钱,”

    李世民听了仍是摇头,

    这不免有些公私不分,混在一起更容易出问题。

    “那臣就说下丁字号计划,

    操作更加简单,先吸储再放贷。

    官营钱庄可以吸纳官民百姓的存款,我们不仅免费为他们保管,还可以给他们存储的利息,为便于他们使用,还可以设立活期、定期等·······”

    这仍是空手套白狼,

    吸纳存款,然后再放贷,贷款利息比存款利息高,赚中间的利息差。

    这跟甲字号方案的发国债做本然后放贷,其实差不多。

    “这能行?”李世民问。

    当然行,武家从最开始的长生号典当行开始,到后来经营金铺银楼钱庄,再到现在,在金融这块已经搞的快人好几步。

    武家不仅早就有了有息存储业务,也还有钱柜的保管业务,还发行了自家的钱票,有凭票凭信物兑取的,也有凭票即兑的,

    甚至在一些工商发达的地方,各个分号间可以做到异地兑取业务等。

    典当、保管、存款、借贷、兑换、汇兑,武家的经营种类很多,也很受欢迎。

    朝廷在这方面,确实是远远落后的。

    但朝廷做官营钱庄,却又有着普通商人没有的巨大优势,就是有朝廷背书,更有信用,更让人相信。

    皇帝一边喝着茶,一边细细品着武怀玉的计划。

    要操作并不难,

    而且一看就是能赚钱,且还能利民,

    “陛下,真正难的,或者说要重视的其实是规范操作,是全方面的监督,得防止好经让歪嘴和尚给念歪了。”

    “好的国策,不能让一些贪官污吏给败坏了。”

    几套方案,

    第一套是国库直接拔款,计划拨一千五百万钱做三大钱庄的总本钱,另外常平仓那边以一千五百万石粮做为本,也拿出来做粮食借贷业务。

    三大钱庄和常平仓,还有预计后期要建的种子仓,分别经营放贷借钱,出借粮食、种子的业务。

    第二套方案是发行国债来筹集本钱经营。

    剩下两套方案,分别是官私合营,以及有息收储,然后再用吸收的存款部份,拿去放贷,赚取利息差。

    具体的经营,肯定还会有许多细则,

    比如司农钱庄,以后主要是发放青苗贷、助农贷,以半年期为主,一分息,年利率也就是百分之二十。

    少府钱庄,则主要是面向工商,以半年期为主,一分息,也有一两年甚至三五年的,最高是年息四分。

    户部钱庄,则是一般百姓借贷为主。

    总之,年利从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

    以信用贷款为主,但肯定需要有人担保,

    常平仓里的粮食,钱庄的存款,如何放贷,放贷多少,具体的都会研究出合适的比例,

    比如后世,早期存贷比达到九十多,后来推出上限监管,比例不断下降,从百分之九十多,降到百分之七十五。

    为保证流通性,比例肯定不能太高,但太低了就赚不到钱,甚至可能亏本,这个比例就得好好研究。

    常平仓里的粮食也一样,粮食丰收价格便宜时买进,粮价高的时候再平价卖出,这中间也是赚一个差价,但这个效率较低,

    所以拿出部份存粮来借贷给百姓,百姓到期再还粮加利息,那常平仓的本钱也就增加了,

    但这个放出去的粮,也不能太多,否则一旦到了真正大灾之时,朝廷需要常平仓里的粮赈灾时,可就无粮可用了。

    所以不论是钱庄的存款放贷,还是常平仓里的粮食去借粮,那个比例都要掌握好。

    武怀玉认为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真正关键的还是整体方向,

    项目能够先落实下来,才需要去抠那些细节。

    要是朝廷都不能通过这项目,那其它的还有何必要说。

    “太子,你觉得怀玉说的这些,可有道理?”李世民问一边的承乾。

    “儿臣觉得老师说的非常有道理。”

    “宾王觉得呢?”

    马周自然也是支持武怀玉的,“臣觉得朝廷还是可以先从国库里拨出一些钱、粮来充做本钱,当然,钱庄吸收军民百姓存款给利息,再拿去放贷也很不错,双管齐下,则眼前的问题都解决了。”

    武怀玉说三大钱庄和常平仓、种子仓稳定下来后,一年三五百万贯的利是能保证的。

    皇帝听到这,终于是下定决心。

    “明日武德殿举行廷议,怀玉你要把宰相们都说服,”

    “承乾,你这段时间就与武怀玉,专心做好这件事。”

    ······

    事情基本谈定。

    而这时大姐武玉娥她们也做好了饭,

    槐叶冷陶、槐花窝头,还有汤清肉鲜碗大如盆的水盆羊肉配荷叶饼子,

    武家还特意用冰窖里的储冰,凿制了几个冰碗,槐叶冷陶装在这冰碗里,更加冰爽适口,

    李世民吃了连连赞叹,说果然跟尚食局御厨们做的槐陶不同,更加好吃。

    小公主李明达很贴心的为父亲掰荷叶饼,一粒粒的小饼粒掰在羊肉汤里泡着,待吸满汤汁后,就成了羊肉泡馍了,

    武琉则也给自己父亲掰饼,

    两可爱的小丫头甚至还比赛,看谁掰的快,掰的碎,

    李世民吃着女儿掰的泡馍,心情无比的舒畅,

    这三个儿子坐在那,都没有一个知道要给父亲掰饼的,还是小公主最贴心。

    李世民这顿饭吃的非常满意,

    饭后抹嘴,赏赐燕国夫人武玉娥黄金十斤、织物百段,还给晋阳公主加一百户真封食邑。

    (本章完)


  (https://www.xlwxsww.com/1621/1621609/11110017.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sw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sww.com